|
苏高新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GLC Park一期)2024-08-14 13:03来源:绿色城乡建设
项目鸟瞰图 苏高新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GLC Park一期)项目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华金路292号,用地面积3600m²,总建筑面积9700m²,建筑功能为研发、办公。 设计理念 项目为一栋5层的研发办公楼,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低碳”为设计理念,结合场地与建筑功能开展被动式设计合理布局建筑功能空间,设计环廊空间及屋顶花园,增加建筑气候缓冲区,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通过整体无热桥设计、气密性设计、建筑遮阳一体化设计,提升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减少建筑能耗。多样化垂直绿化,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丰富了绿化景观形式。 街景人视 建筑立面垂直绿化 特色亮点 01 建筑光伏一体,构筑项目绿色科技基底 项目结合场地环境条件与建筑自身特点,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PV)。建筑南侧立面布置单晶薄膜BIPV一体化定制组件255m²,光伏组件与建筑造型进行整合,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建筑屋顶铺设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约1070m²,光伏组件与屋顶廊架围合出屋顶半室外活动空间。装机功率约为30kw。在苏州光气候条件下,建筑的BIPV组件全年可发电量超过20万kwh。 场地内设有磷酸铁锂储能集装箱一个,地下室配电房设有并网柜一台,充放电功率100kw。新能源汽车直流快速120kw充电桩2台4桩,交流慢速7kw充电桩9台。采用“光伏并网”的运行模式,建筑作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所有光伏发电均并入市政电网。 立面光伏 储能集装箱 02 多种保温遮阳措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项目通过加厚外墙保温材料,加强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来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外墙整体传热系数k=0.36W/(m²·K),外窗传热系数k=1.40W/(m²·K)。建筑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8级,幕墙气密性不低于4级,外门及分隔供暖空间和非供暖空间的户门气密性不低于6级。此外,建筑围护结构设置气密层,保证建筑整体的气密性。 建筑围护结构在充分考虑保温设计的同时,还兼顾了建筑的遮阳需求:建筑在南侧设置垂直外遮阳,充分考虑阻挡夏季阳光直射。此外建筑在屋顶增设光伏板,对建筑屋顶起到良好的遮荫效果,降低夏季建筑得热负荷,节约空调能耗。 围护结构施工过程 03 装配化装修+环保建材应用,推动绿色施工 建筑在建造阶段,充分利用装配式技术,采用装配式吊顶、干法施工地面等。开展正向设计,将管线预设在吊顶、干式工法地面以及龙骨隔墙内,实现管线分离。建造阶段充分利用装配式技术,优先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包括装配式吊顶、干法施工地面等。大厅采用装配式一体化内饰面,局部采用机器喷涂无机保温膏料,保证砂浆用料可控、成型美观,节约人工,减少现场湿作业。 项目采用节能环保建材,各类建材的污染物含量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同等情况下优先采用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材料。地库地坪采用新型水性EAU环保地面涂层,解决环氧地坪易开裂、不防滑及传统金刚砂/耐磨地面易起砂开裂的缺陷。屋面防水材料采用TPO自粘防水卷材,规避传统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弊端。 装配化装修 04 智慧平台,提升建设运营水平 项目采用光伏数字及智慧能源双平台管理。运用数字生态、光伏资产、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等四大管理手段,运用前台、算法中台及传感器后台,持续为项目近零能耗认证提供运营阶段的数据支撑及软硬件协同。运用数字化集成平台进行资产、系统、调度、计量及能耗管理,保证光伏电站的运营效益、经济效益及使用寿命最大化。 数字平台 项目绩效 经测算,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较基准建筑(65%节能建筑)碳减排量可达220t。项目已获批2022年度江苏省级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2022年度省碳达峰碳中和建筑领域重大专项—低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入选“首届博鳌全球碳博会绿色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江苏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获得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设计认证标识及“近零能耗”项目授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七届“建筑创作奖”绿色建筑设计类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