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四局广州金融城项目来源:绿色建筑研习社
![]() 3月29日,中建四局广州金融城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据悉,这将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近零能耗”建筑。 中建四局广州金融城项目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是中建四局首个集投资、开发、勘察、设计、建设、运营于一体的超甲级写字楼,项目用地面积6745㎡,总建设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76米,地上36层。 项目以“节节攀升、凌云直上”为设计概念,以“建筑科技典范,创新总部标杆”为定位,呈现出自然挺拔、直入云霄的建筑造型。项目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大程度实现项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本项目战略部署中建四局总部,设计将充分考虑这一企业文化,打造一座面向未来的超甲级办公楼。 项目在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目标是尽可能使用预制材料,减少现场施工作业,从而提高施工的精度和速度,降低施工现场对城市的负面影响。建筑及构筑物的可用表面均安装太阳能光伏面板,用于收集清洁能源。主塔的设计中采取了太阳能烟囱等一系列创新节能措施,以自然资源代替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型机械设备,降低总体能耗。 入口效果图 项目设计了骑楼、冷巷、太阳能烟囱,采用了大温差供冷、一级能效风机等技术措施降低能耗,在电梯设置能量回馈装置,回收的电源用于井道照明,屋顶、外立面遮阳板安装光伏,积聚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整栋大楼使用,实现综合节能率达60%,本体节能率达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 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家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吸引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和建筑创新企业集聚发展,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 裙房效果图 作为广东省智能建造第一批试点的项目,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钢结构主体、单元式幕墙、架空地板、装配式机房等技术,将装配率由70%提高到93.5%,达到广东省AAA级装配率标准。同时,项目通过应用云端智能建造工厂、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BIM正向设计应用、装配模拟分析、建筑机器人、太阳能集装箱等技术,打造科技创新样板工程。 项目内设有智慧建造馆,通过数字建造平台,将BIM模型数据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流程、智慧工地硬件传感器有效结合,形成可视化的多类终端看板,项目在设计、施工实现了数字化。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项目首次采用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生产的混凝土抹光机器人对粗糙板面进行抹光打磨,日均最大工作量以及工作面积可达人工的2倍,可有效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传统岭南建筑的典型特征,尝试打造出符合广州生活环境的现代化办公建筑。大楼以最具现代化的方式,将自然通风、场所营造、绿色景观、防风雨骑楼和带盖行人走廊融于一体。从而打造出一座充满魅力的可持续性高层建筑,同时无缝融入天河区的城市肌理和公共界面。 上一篇: “聚氨酯材料在被动房中的应用”沙龙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