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南部新城中芬合作交流中心来源:南京建设
![]() 位于南部新城的中芬合作交流中心近日建设正酣,三栋高楼主体已提前封顶。该项目以低碳生态“冰立方”为设计理念,采用大面积的双层玻璃、雨水花园、自然光导光管、可再生能源集中供应等,打造“会呼吸”的高星级绿色建筑。 双玻幕墙应用,隔热通风“会呼吸” 三栋封顶建筑的外立面幕墙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双层幕墙中间的空隙,可以让新鲜空气自然地流进来。 “和传统建筑的单幕墙结构相比,双玻幕墙系统不仅外立面美观大方,还能隔热、隔音、通风换气,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项目现场负责人说。 绿地花园储水,建筑披上“大海绵” 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项目设计上以“破冰”创造了高低错落、按功能散布的自然组合。在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上有集中的公共空间、森林、水景等,给人一种芬兰小镇的生活体验感,强调了建筑联系自然,尊重自然的立意。 “在已经封顶的屋面,我们会做大面积的雨水花园。”据介绍,项目的2号楼和3号楼屋顶设计了雨水花园,建筑之外的场地塑造一系列旱溪、下凹式绿地等自然空间,能吸纳雨水、蓄渗雨水,有效地控制场地内的雨水径流。 新能源供能,能源站提供“中央空调” 项目空调负荷100%由可再生能源站来承担。能源站利用水源热泵技术统一制备出冷热水,通过供能管网输送至建筑末端提供冷热能,提高空调能效,实现节能减排。 “除了空调,项目还用可持续的日光资源来代替灯光,”现场负责人介绍,部分建筑设置智能天窗,地下室有导光管,为建筑导入健康高品质的光源。“天气好的时候,地下停车场几乎不用开灯。” 木结构低能耗,被动房屋“自给自足” 项目部分主体结构设计为现代木结构。三座临水的木结构展亭犹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屋顶结构包括木结构梁以及木屋面,上部采用直立锁边屋面系统覆盖,设计感十足。 “4至6栋为木结构单体,屋面采用CLT木材,既可以作为结构骨架用来支撑建筑物,又具有隔热性、遮阳性、隔音性等环保性能,能实现建筑单体的全生命周期超低能耗。”现场负责人说。 上一篇: 上海临港新片区金融东九项目文化楼
下一篇: 长沙首个超低能耗住宅项目封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