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区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构建组织有力、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工作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将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充分纳入规划政策、建设项目中,进一步细化分工任务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对区内碳达峰工作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评估。(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各有关部门、各街道)
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及跟踪考核机制,各有关部门、各街道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配强人员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专业智库建设。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对照国家、市级和本区相关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考核办、区生态环境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街道)
严格监督考核。逐步完善能耗双控和碳排放控制考核机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建立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分解落实机制,探索推行“碳长制”,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突出的街道、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街道、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委、区考核办、各有关部门、各街道)
健全标准体系。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推动碳排放单位核查与生态环境监管相融合。支持本区内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制定企业绿色采购标准、科学减碳目标方案。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相关领域标准制定,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或团体标准。(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统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教育局、区机管局、区国资委)
优化资金政策引导。加大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绿色低碳建筑、碳捕集利用等项目和产品技术的支持,进一步强化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撑。发挥各类财政引导资金的积极作用,促进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贯彻执行政府绿色采购要求,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实行绿色采购,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扶持一批具有先进技术、示范效应的节能减排、低碳试点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委、区科委、区建设管理委、区国资委)